2007已經過完了,但園藝工會的月曆上的水果介紹還不錯,分享給大家。
1月:
柑橘Orange:
柑橘為台灣最大宗的水果園藝作物,栽培面積和總產量已躍居經濟果樹之頖,
加上新品種引進、貯藏技術的提昇,幾乎全年皆有鮮美的柑橘可以供應。
2月:
蓮霧Wax Apple(今天才知道蓮霧的英文是這樣):
蓮霧是十七世紀由荷蘭人自爪哇島引入,蓮霧的收成期原本集中在夏季,
經由品種改良及栽培技術的突破,使成熟期提早至11月就可吃到甜份高、
清脆可口的蓮霧。
3月:
棗子Jujube(今天才知道棗子的英文是這樣):
棗子原產地於印度,日據時代引進台灣栽培,
目前產地集中在高雄縣與屏東縣,有蜜棗、天蜜、翠蜜等品種,
淡綠光澤,香甜可口的果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。
4月:
洋香瓜(其實就是我們常吃的哈蜜瓜)Muskmelon:
洋香瓜的品種琳瑯滿目,以網紋、光皮及哈蜜瓜最為普遍,
挑選時網紋越明顯密佈,果體硬實有重量感,品質最為可靠,
果肉會比較細膩濃郁,芳香甜美。
5月:
水蜜桃Peach:
水蜜桃的主要產區為高海拔的梨山、南投仁愛鄉及桃園復興鄉,
早期由日本引進白鳳桃、大久保及中津白桃等品種,每年早春時分桃花盛開,
嬌豔動人景色優美。
6月:
荔枝Lychee(今天才知道荔枝的英文是這樣):
荔枝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水果,漢朝時期已有栽培記錄,
宋代《開寶本草》也記載荔枝有「益人顏色」的功效。
台灣目前有20多個品種,以玉荷包及黑葉最受歡迎。
7月:
芒果(我最愛的XD)Mango:
芒果原產於印度(瞎咪~~~不是台灣的種),十五世紀初由荷蘭人引進栽植,
台灣目前以愛文品種的數量為最多,果實碩大、果肉甜美,
每年6~7月為主要產期,是台灣夏季盛產的水果之一。
8月:
鳳梨Pineapple:
鳳梨原產於熱帶南美洲(原來又是舶來品),16世紀傳至中國,
台灣中南部的丘陵山坡地很適合栽培,60年代政府鼓勵農民擴大栽種,
全盛時期鳳梨罐頭的輸出曾執世界市場之牛耳。
9月:
木瓜Papaya:
木瓜原產於熱帶美洲(怎麼好吃的都是舶來品),17世紀襖引進台灣,
目前已成為台灣重要的經濟果樹之一。木瓜的營養價值高,含有醣質、
維生素及木瓜酵素,飯後食用能幫助消化。
10月:
楊桃Carambola(我怎麼記得它叫Star Fruit??):
楊桃含豐富的蔗糖、果糖及葡萄糖,在個種水果中含糖量居首位。
本草綱目也記載楊桃具有生津止渴、清熱等功效,
能舒緩感冒所引起的咳嗽或喉嚨不適。
11月:
芭樂Guava(今天才知道芭樂的英文是這樣不是Bala XD~~):
芭樂為熱帶果樹,全年皆可生產,其中以高雄縣燕巢鄉所栽種的珍珠芭最為著名。
滋味甜美、咬感脆爽的芭樂營養價值非常高,維他命C含量是柑桔的8倍之多。
12月:
草莓Strawberry:
苗栗縣大湖鄉素有「草莓故鄉」之稱,擁有近350公頃的草莓園,
每到農曆年過後,草莓盛產季節,總吸引許多遊客前來,盡情享受採收草莓的樂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